专业号

      河北省地处华北,位于北纬36°03′~42°40′、东经113°27′~119°50′之间,东邻渤海,环绕北京、天津两市;西倚太行山脉,与山西省为邻;北部坝上高踞,同内蒙古自治区接壤;南部平原展开,与河南、山东两省毗连;东北一隅邻接辽宁省。全省南北长约750 km,东西宽约650 km,总面积近19万平方千米。

      一、  地形地貌

      (一)河北省地貌基本轮廓

      河北省地貌框架具有明显的带状特色,自西北向东南呈半环状逐级下降。最北部为高原,海拔1 200 m以上,岗梁和湖滩交错分布;高原南下为山地丘陵,其中北部的东西向燕山山脉和四周没有明显界线,西部太行山脉略呈南北走向,构成平原与山西高原的分界线,山地丘陵地势悬殊(海拔多为100 m~2 000 m),山间盆地与谷地星罗棋布;东南部为广阔的平原,土层深厚,地势低平,海拔一般在50 m以下,且从西向东逐渐倾斜,直到海滨。

      河北省地势高低错落有致,地貌类型众多而齐全。西为太行山地,北为燕山山地,燕山以北为张北高原,东南为河北平原。但各类型地貌所占面积大小不一:高原仅为9.7%,山地丘陵则达50.5%,平原约为39.8%。因此,山地丘陵及广大平原构成了本省地貌之主体,它们是多种林木生长发育的基地。

      (二)河北省地貌分区简述

      根据地质条件、地貌形态、成因类型和现代地貌作用等因素,河北省地貌划分为10个区。

      1、张北-围场高原区(Ⅰ

      本区位于河北省最北部,南以小蒜沟、驿马图、小厂、大滩、青石砬、山湾子一线与冀北山地丘陵区为界,北、东、西三面均与内蒙古自治区相接壤。本区地势为全省平均海拔最高地区,通称为坝上。区内东西狭长,大部分为内流区,仅东部滦河上游闪电河及一些支流为外流河,其地表形态东西不同,闪电河以东,因河流切割而显地面破碎,闪电河以西则较平坦。同时地表物质组成也存在差异,故将此区分为西部张北高原区和东部围场高原区。

      (1)张北高原区

      本区包括张北、沽源、康保三县的全部和尚义、崇礼的一部分。海拔在1 400 m~1 600 m之间。南北均有山岭与丘陵分布,北部多为残丘,但所占面积不大,高原大部呈波状起伏、滩淖棋布的景观。湖泊周围属台地地貌,台地上沉积物很薄,剥蚀强烈,甚至岩石出露。湖泊附近的地下水位多在3 m左右,因而形成丰美的草滩。本区湖泊和滩地由玄武岩、花岗片麻岩组成,为相对高度50 m以内的岗梁所环绕,形成“远望如山,近看是川”的地形。这些梁岗坡地通常又分为上下两段:上段多为残积物,土层薄,易受风蚀,肥力贫瘠;下段为坡积、风积和冲积物,土层厚,水肥条件好。

      (2)围场高原区

      本区位于丰宁、围场的北部,由一系列北东-西南向的剥蚀山垄组成,整个地势向西北倾斜,地表由切割破碎的坝缘块状山地和疏缓丘陵组成。坝缘山地一般海拔在1 500 m以上,有的高达近1 800 m,地势起伏较大,地表分布安山岩、凝灰岩和玄武岩,在低缓山丘间有砾石层和黄土分布。

      高原内部地势较平坦,个别部分呈桌状山丘,如平顶山等。北部御道口牧场一带有花岗岩、变质岩组成的残丘,区内尚有固定、未固定和少数流动沙丘,一般高10 m左右,最高可达70 m,长100 m~300 m不等,沙丘间是风蚀凹地,土壤由高到低分布着黑土、草甸土和沼泽土。由于伊逊河和蚁蚂吐河上游均在坝缘一带,各河支流的切割作用导致水土流失较为严重。因此,营造林带,防风固沙是本区林木发展应该重视的问题。

      2、桑干-洋河山地盆地区(Ⅱ

      本区北与张北-围场高原区以1 000 m等高线为界,东南至八达岭、东灵山、小五台山一线山麓,西连山西省的桑干盆地,东北以崇礼、赤城二县的南部山区为界,东达大海坨山与北京市的延庆县界,形成了由桑干河与洋河及其支流组成的盆地群。沿洋河一带有怀安、张宣盆地;沿桑干河一带有蔚县、阳原、涿鹿盆地以及两河流交汇后的怀来盆地。全区地势西高东低,倾向东部平原。盆地海拔为400 m~800 m间,但边缘山地海拔多在1 000 m~1 500 m之间,个别山峰超过2 000 m,如大海坨山主峰2 241 m,是全区最高峰。山岭大体为东北西南走向,平行排列,从东南至西北有军都山、大海坨山、黄阳山、熊耳山等,山岭之间形成一系列盆地。

      本区地貌突出特点是:山地、丘陵、河谷和盆地相间分布,即盆地周围多被山地围绕,盆地内部多有河流贯穿,形成冲积平地或河谷平地,水土条件较好,有利于发展林业,尤其在低缓山丘可发展经济林,如“宣化葡萄”已驰名中外。

      3、冀北山地丘陵区(Ⅲ

      本区北与张北-围场高原区为界,南以波罗诺、高寺台、黄土梁子一线与燕山山地丘陵区为界,东以七老图山与辽宁省为界,西以桑-洋盆地山地区为邻。区内东西狭长,属于高原与燕山山脉的过渡区,山岭重叠,沟谷纵横,地势北高南低,海拔多在1300 m~1500 m之间,相对高度为500 m~800 m。山体坡度多在30°以上,山高谷深。

      本区以西湾子(崇礼)、上黄旗(丰宁)、棋盘山(围场)一线以北至坝上高原南界为坝缘山地区,呈东北-西南向狭长带状分布,宽仅15 km~16 km,大部分海拔在1 500 m以上,西部有大马群山(花皮岭为本区最高峰,海拔2 129 m),是张北围场高原与南部山区的过渡带。山地林木覆盖面积广,树种丰富。

      坝缘山地东南分两部分。西部为崇礼、赤城山地谷地区,因两县境位于白河上游,故也叫白河谷地区。区内海拔多为1 300 m~1 400 m,以崇礼县境为最高,但赤城的样田以南,海拔仅在500 m左右,季节性河流较多,但对地形切割不深,河床宽平多砂砾,尤其赤城至样田一带常形成干谷。

      坝缘山地以南的东部为丰宁、隆化山地丘陵区。包括丰宁、隆化的大部,以及围场、承德、平泉部分区域,海拔1 000 m左右,相对高度500 m~600 m,本区最高山峰云雾山2 047 m。山地呈北西-南东走向,由于河流较多,地表切割破碎以致形成山丘,如东部的光头山(1 729 m)、西部的老阡山(1 366 m)、中部的大黑山(1 376 m)。各河谷地一般不超过500 m,两侧有高低不等的二级阶地。山麓一带,多坡~洪积物,谷口常形成小型洪积锥,是林木分布的良好地带。

      4、太行山山地丘陵区(Ⅳ

      本区位于河北省西部边缘地带,北以拒马河、小五台山、蔚县暖泉与冀西北盆地区相接,东以100 m等高线与太行山山麓平原分开,西南部止于省界。全区包括保定、石家庄、邢台、邯郸等8个市,山地部分为近于南北,略呈缓“S”形的狭长山地和丘陵地带。区内地貌复杂,山地中有丘陵、盆地、谷地交错分布。地势西北部最高,海拔在1 000 m以上,相对高度超过500 m,个别山峰达2 000 m以上,如小五台山(2 882 m)、白石山(2 018 m)。南部及东部逐渐降到200 m以下,属于丘陵和盆地。其中较大的有涉县、武安、井陉、涞源等盆地。根据本区地貌形态特点,可分南北两段。

      (1)太行山北段山地丘陵区

      本区大致以紫荆关、倒马关、阜平一线分界,大体呈北东-南西向,西北部以山地为主,东南部以丘陵为主。山区平均海拔1 000 m以上,除小五台山和白石山以外,还有狼牙山(1 025 m)等,山体岩性复杂,小五台山由火成岩组成,山顶较平;狼牙山由中性深成岩组成,山顶呈尖塔状;白石山则是变质岩(花岗片麻岩、大理岩)为主。北段西北部山多、坡陡、沟深,北段东南部多属于低山丘陵,地势高差变化大,海拔100 m~1 000 m,河谷宽阔,土层较厚,南部基岩以花岗片麻岩为主,地貌形态浑圆,坡度多在25°左右,由侵蚀形成的冲沟,破坏了山岭的完整性,形成东西向的梁状高地。山地林木种质资源丰富,山麓低缓处有黄土覆盖,水土条件较好,适宜经济林树木生长。

      (2)太行山南段山地丘陵区

      本区大致以滹沱河为北界,呈南北向条带。全区西部地势多在海拔500 m以上,沉积岩为主,经长期剥蚀和溶蚀后,形成低缓丘陵。区内河流呈东西流向,河床窄,流速急。由于各河支流冲蚀作用和断裂地层构造形成一些山间盆地,如井陉、赞皇、武安、涉县等。东部海拔500 m~1 000 m区域内为丘陵地区,主要河流滹沱河、冶河、滏阳河的各支流及漳河等,河谷较宽(一般为100 m~200 m),有二级阶地发育。山间盆地,黄土层厚,水分条件好,光照充足,是林木生长的良好地域。

      5、燕山山地丘陵区(Ⅴ

      本区在冀北山地丘陵区以南,三河、玉田、丰润、迁安、抚宁、山海关一线以北,东接辽宁省,西连北京市,大地构造属于燕山沉陷带,区内总地势海拔由北部的800 m~1 000 m向东、南逐渐降为100 m,与燕山山麓平原相接,兴隆雾灵山(2 116 m)、滦平黄花顶(1 742 m)、青龙都山(1 846 m)为区内较高山峰,属于中山地形,其它地区400 m~800 m。海拔小于500 m的丘陵主要分布在长城以南,其中地势浑阔,多谷地和盆地,如承德、平泉等谷地,遵化、迁西、卢龙等盆地。河流多属滦河水系,水量丰沛,形成河谷宽广而曲折的漫滩地。本区按地势及分布情况,分为三区。

      (1)滦平、平泉山地丘陵区

      冀北山地区以南至寿王坟、柳河口、党坝一线之间。区内因西近云雾山(2 047 m),东近光头山(1 729 m),故地势东西较高,向中部承德(366 m)倾斜。本区大部地势低矮,河流密布,深切河谷较为普遍。滦河主要支流河道多变,导致地表切割剧烈,山体支离破碎,地势高差较大。一般由1 000 m下降到谷地仅250 m~500 m,为燕山与冀北山地丘陵区的过渡地带。在低地之间有平泉、六沟、下板城、承德、滦河镇等山间谷地,谷地各处宽窄不一,有明显的一级阶地和河漫滩,谷地边缘受洪水冲蚀形成20 m~40 m不等的冲沟。

      (2)兴隆、青龙山地丘陵区

      本区位于长城以北、寿王坟、至党坝一线以南。山高谷深为本区地貌特点。山体面积广阔,坡度大多在40°以上,海拔一般为400 m~1 200 m,其中,都山(1 846 m)最高,其它如五指山、龟石岭、鸡冠山、黑石山等均在1 000 m以上,谷地仅150 m~250 m。本区为燕山的主体部分,山脉呈北东向。山体多由火成岩和花岗片麻岩组成,物理风化较为强烈,河谷地带多砂砾成分。本区山场广阔,土壤类型众多,宜林宜果,盛产“京东板栗”、核桃、山楂等干鲜果品。

      (3)遵化、抚宁丘陵盆地区

      长城以南,三河、玉田、丰润、迁安、抚宁、山海关一线以北。全区位于燕山南侧,地势最高不超过500 m,地表切割成丘陵地形。丘陵间多形成盆地和谷地,遵化、迁西、抚宁等盆地比较著名。接近平原常有侵蚀残余孤丘,如丰润东部比较普遍。区内剥蚀与冲蚀强烈,发育不少洪积、冲积扇。棕壤、褐土为主,地下水较丰富,林业发展较快。

      6、太行山山麓平原区(Ⅵ

      本区主要以海拔100 m等高线与太行山山地丘陵区为界,北起拒马河、南达漳河、呈南北带状分布,全长约400 km左右,但宽窄不一。由大清河、滹沱河、滏阳河各水系作用而形成的冲积、洪积扇连接而成平原。大清河水系山前平原以保定为中心。滹沱河冲积扇以石家庄为中心,规模较大,前缘可达辛集一带。滏阳河系山前平原,以邢台、邯郸为中心,以滏阳河干、支流冲积扇为主,包括漳河冲积扇的一部分。滏阳河及其主要支流发源于太行山东麓,平时流量不大,雨季多山洪,故形成洪、冲积扇较小。

      山麓平原的坡度较冲积平原陡,排水状况良好。其洪积、冲积扇的顶部、中部、尾部互有差异:顶部堆积黄土状物质较厚,坡度大,排水好,但有侵蚀现象,多切沟,地下水位深;中部平缓开阔,侵蚀减弱,排水仍好;下部更加平坦,逐步向冲积平原和各种洼地过渡。冲积扇上部的粗洪积物,可被风力、水力搬运再行堆积而形成沙丘,如正定、高邑、临漳、沙河、永年等处可见。区内河流冲割、地面抬升,形成一些阶地,其中南拒马河河成阶地共达4级,高差7 m。

      另外,山麓平原上还有一些水分条件充足的各类洼地:一是冲积扇洼地,如徐水、容城、安国等,呈狭条状分布,洼地季节性积水;二是较大型的交接洼地,如大陆泽、宁晋泊、文安洼、白洋淀等。河流冲积物和湖泊的静水粘质沉积物为主,积水和地下水位高;三是河间洼地,系冲积扇上部河谷出路堵塞或因河流改道而形成的积水洼地,如定兴县城西大团柳洼即属此种洼地。

      本区内地形低缓,坡度适中,地下水位由山麓一带10 m~20 m降到前缘几米,水丰质良,且光照及土壤条件较好,适宜杨、柳、榆、槐、椿等多种树种生长,且干鲜果品数量多,质量好。

      7、燕山山麓平原区(Ⅶ

      本区以燕山山地丘陵区海拔100m等高线为界,南至昌黎、塘坊、香河一线,西与北京市、天津市毗邻,东至山海关、昌黎县城连线,大致呈东西带分布。区内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海拔50 m以下,主要由滦河、潮白河、蓟运河及陡河冲积堆积而成,其中滦河源远流长,上游为高原、山地、丘陵地形,坡降大,侵蚀重,含沙多,淤积厚,形成较大冲积扇,自滦县附近开始入于平原。其它季节性河流水量少,不易形成大冲积扇,故平原面积狭小;有的地方宽仅10 km左右,近山地段有较厚的粘土堆积,成为台地。本区西部在香河、大厂、三河一带,地势平坦、褐土、潮土、沙土为主。中部与东部,由北向南地势坡度较大,从北端山前平原突降到10 m至5 m~6 m,形成前缘洼地与山前平原的明显界限。在滦县、丰南可见洪积物被水力或风力搬运、沉积而形成的沙丘。区内大部分地区地势较低,地下水较丰富,适宜桑、柳、紫穗槐及各种果树生长。

      8、海河冲积平原(Ⅷ

      本区西起太行山东麓山前平原西界,东至青县、沧县、南皮东部县界,北与北京市、东北与天津市相毗连,南止于省界。海河冲积平原面积辽阔,地势多在50 m以下,平原北部自西北向东南倾斜,南部自西南向东北倾斜,至天津附近地势最低。平原地面基本平缓,但有微状起伏,其中分布着洼地、缓岗、沙丘和小型冲积洪积锥。

      (1)白洋淀、文安洼区

      本区处于高阳、任丘、大城一线以北,是我国东部旱区的著名洼区之一。位于大清河水系中下游,属于交接洼地。由于大清河系支流多,除汛期外,流量小,沉积作用弱。但在雨季白洋淀一带河道淤浅,易于泛滥,成为季节性积水洼地;其北部廊坊、固安、永清系永定河沉积物堆积而成,其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永定河故道纵贯境内,河床高于地面7 m左右,形成缓岗和沙丘。缓岗高出地面,排水状况较佳,为发展梨、杏等经济果木奠定了基础条件。

      (2)冀中平原区

      高阳、任丘、大城连线以南,新河、枣强、故城一线以北,东至5 m等高线与滨海平原相接的范围内。区内子牙河干支流对地貌形成影响较大,加之滹沱河曲流发育,故河道所遗留的缓岗宽2 km~3 km,辛集、深州一带故道更多,地表有较多沙荒分布,安平以东河水经常泛滥,至献县与滏阳河交汇的三角地带是河泛区,成为大约300 km2的洼地。

      黑龙港为一大型河间洼地,东以南运河为界,西以子牙河、滏阳河及衡水至邱县间的古黄河缓岗为界,向东北倾斜直达天津,在此范围内,又有一系列槽状洼地、蝶形洼地和河套洼地,单位面积大于667 hm2的洼地,竟有30多处,大小洼地排水不良,成为低洼易涝地区。

      冀中平原的东南部包括吴桥、东光、南皮等地,同样多缓岗并夹有各类型洼地。

      本区土层深厚,光照充足,适宜多种树种生长。

      (3)冀南平原区

      冀中平原以南至省界为冀南平原区,其形成受古黄河及漳河影响很大。历史上由于古黄河流经、泛滥、冲积形成广阔平原,并兼有缓岗和洼地,如邱县和南宫间缓岗规模较大。缓岗限制了滏阳河干支流在山麓平原以东的流向,构成以大陆泽、宁晋泊为中心的交接洼地。大名等地也曾是古黄河故道,由于河水沉积和多次泛滥改道形成了与缓岗交错的蝶形洼地。同时河水改道和风力搬运堆积,形成大面积沙荒,如南宫、巨鹿、清河、威县及大名等地。

      9、滦河冲积平原区(Ⅸ

      本区北以昌黎至唐坊一线与山前平原为界,南至乐亭与汉沽农场连线,西与天津为邻,东至昌黎县城、胡家坨(乐亭)一线,由滦河冲积物堆积而成,地势低平,基本上与燕山山麓平原地带平行分布。滦河流经燕山地区,水流量大,含沙较多,大量沉积形成典型的扇状地,扇面幅度近60 km,由西北向东南倾斜。由滦县城到乐亭平均坡降为0.5/1 000,排水较好,但由于沿滦河粗洪积物堆积而形成沙丘,如乐亭东北部、昌黎西南部、滦县东北部。区内沿河土质偏沙,地下水源丰富。在西部丰南境内有洼地水泊存在,如油葫芦泊、草泊等。在洼地边缘由于水质变坏,影响土壤形成过程,使土壤发生盐渍化特征。

      10、滨海平原区(Ⅹ

      本区滨海平原分冀东和运东两部分:冀东滨海平原从山海关、昌黎、乐亭胡家坨至汉沽农场连线的东南部分,直至渤海岸边;运东渤海平原指南运河以东地带,即青县、沧县以东至渤海湾之滨,北以子牙新河与天津市为界,南以漳卫新河与山东省为界。区内地貌海拔低(<5 m),地势平(1/5 000~1/1 0000),洼地多(如南大港、大浪淀、明泊洼等),反映了河流与海水相互作用的结果。

      本区北部、西部为滨海低平原,南部、东部为滨海沼泽洼地,两部分连通天津市海滨地带,呈半环状分布。低平原以海拔5 m等高线与冀中平原和燕山冲积平原为界,东以3 m等高线与渤海岸沼泽洼地为界,主要是海积冲积而成。在盐山和黄骅一带属于古黄河三角洲,多指状岗地和洼地坑塘,近海地段为海退之地,地势低缓,径流宣泄不畅,并受海潮的顶托,地下水位极浅,使土壤强烈盐渍化。沿岸沼泽洼地呈弧形带状分布,一般宽5 km~10 km,最宽达25 km,地势很低,地面坡度极小,水矿化度高,地面物质粘重,洼地中为粘质的海相沉积物,植被为耐盐草本。由于积盐严重,多为不毛之地。滦河口东北沿岸至秦皇岛,有海岸型沙荒存在,有的高达40 m,沿岸还有沙嘴和泻湖,泻湖以昌黎东南的七里海为最大,泻湖因堆积而日益缩小,边缘部分由淤浅而成为沼泽洼地,南侧沿海10 km左右的地带,常遭受海水淹没,形成盐荒,有的已辟为盐田。近年来滨海平原地带的林果农牧业全面发展,尤其具有水资源丰富、土壤类型多的天然条件,使林木种类逐渐增多。

      (三)河北省地貌特征总述

      河北省地貌具有三个特征:

      1、地势西北高,东南低,高低差别大

      西北部海拔多高于1 000 m,部分超过1 500 m,其中小五台山、东猴顶、大海坨山、雾灵山、云雾山等高达2 000 m以上。东南部海拔多低于50 m,沿海一带最低1 m~2 m,全省地势高差达到2 800 m。

      2、地貌类型复杂多样

      河北省地貌有山地、丘陵、平原、高原和盆地,各自据其成因等不同而包括若干类型。

      山地由燕山和太行山两大山脉构成,山域广阔,海拔高度和坡度差别很大(20°~40°),山地由侵蚀、剥蚀使中高山、中山、低山等交错构成;丘陵主要分布在太行山东麓、燕山南麓和盆地周围,据其物质组成有黄土丘陵、石质丘陵,坡积洪积物覆盖较厚,地形切割破碎;高原集中分布于北部边缘,海拔1 200 m~1 600 m,高原上中、小型地貌多样,疏缓丘陵、低山、残丘、岗梁、平原、滩地都有分布;平原辽阔,地势平缓,但波状起伏,低岗、缓丘、沙坝、自然堤、废河道、三角洲、阶地、河漫滩及洼地每每可见。据其成因而有坡积-洪积、洪积-冲积、冲积、冲积-海积、湖积-冲积、海积等多种类型,错综复杂;盆地多为构造盆地,尤以断陷盆地占优势,其内部多有河流贯穿,形成冲积平地和河谷平地,边缘多发育冲积洪积扇。盆底地面平缓(3°~5°),坡地有冲沟发育,集中分布在洋河、桑干河流域的盆地为省内最大盆地群。在太行山、燕山和冀北山地区,盆地和谷地穿插其间,盆地和谷地底部因河流而成河床、河漫滩和阶地。

      3、大地貌单元排列整齐

      河北省的平原、山地、丘陵、高原排列井然有序:平原展布在东南部,丘陵向西北依偎山地,山地呈半环状耸峙于西北部,高原镶嵌在西北边缘,由海向陆级级上升。这种地势既便于境内各河流汇归大海,又便于暖湿气流深入内地,形成了本省的独特气候。

 

      二、  水系

      河北省河流众多,长度在18 km~1 000 km者就达300多条。境内河流大都发源或流经燕山、冀北山地和太行山山区,其下游有的合流入海,有的单独入海,还有因地形流入湖泊不外流者。主要河流从南到北依次有漳卫南运河、子牙河、大清河、永定河、潮白河、蓟运河、滦河等,分属海河、滦河、内陆河、辽河4个水系。其中海河水系最大,滦河水系次之。

      (一)海河水系

      海河水系为一扇状水系,位于省境中、南部地区,面积达125 389 km2,占全省总面积三分之二以上,由北运河、永定河、大清河、子牙河和南运河等五大河流组成。海河干流很短,并位于天津市,流经天津至塘沽入海。

      北运河上源温榆河,源出于燕山南麓,流经昌平,至通县内河桥以下始称北运河。在武清以南纳龙凤河,南流至天津入海河。流域内大部分是平原,河流水量沙量较少,多年平均径流量为17.6亿 m3。

      永定河上游有洋河、桑干河两大支流,分别发源于内蒙、山西境内,于涿鹿县朱官屯汇流后始称永定河。在怀来县境内纳妫水河经官厅水库,穿北京市,东流至屈家店入北运河下流至天津入海河。永定河历代溃决迁徒为害很大。因上游植被较差黄土性物质广布,水土流失严重,泥沙下输,对官厅水库威胁很大。官厅水库建成后,上游洪水已基本上得到控制,永定河流域径流深大部都在50 mm以下,多年平均径流量为25.7亿m3。

      大清河位于我省中部,发源于太行山。东坡支流繁多,源短流急,上游分南、北两支,北支在千河口以下分为南、北拒马河,于白沟河汇合称大清河;南支各河均汇入白洋淀,历经合经村附近汇入大清河。干流抵第六堡附近,与子牙河汇合,经西合闸至天津入海河。大清河流域主要靠降水补给,年径流深250 mm左右,地表径流总量为7.5亿 m3,占全省4.7%,水质良好,矿化度小于300 mg/L,为发展灌溉提供有利条件。白洋淀、白草洼、兰沟洼、东淀及文安洼等洼淀均为本流域洪水调节处所。新中国建立以来各河上游修建了许多水库,其中较大的有王快、西大洋、安各庄、龙门、横山岭等,均起到了拦洪蓄水的作用。

      子牙河上游分滹沱河、滏阳河二支,北支滹沱河源出于山西省五台山北侧,下流于献县附近与发源于太行山东侧的滏阳河汇合,下称子牙河。流至第六堡附近与大清河相汇,原经西河闸至天津入海河。根治海河以后,开挖子牙新河直接入海。子牙河上游修建有岗南、黄壁庄、朱庄、百草坪等大中小型水库。为发展灌溉和水产养殖提供了有利条件。子牙河流域年径流深150 mm,多年平均径流量为58.8亿 m3,占海河流域多年平均径流量的四分之一。汛期水量占65%~80%,春季水量占10%,河水很少,甚至干涸,不利于灌溉。由于降雨集中,多呈暴雨形式,因上游山区黄土广布,水土流失严重。因此,对地表水的充分利用,必须进行水土保持和水利工程建设。

      南运河上源有二:北支由清漳河与浊漳河于涉县合漳村合流后称漳河;南支卫河沿途纳淇河、安阳河等至秤钩弯与漳河相汇,以下称漳卫河。向东北流于山东临清入南运河至天津入海河。后又于沧县南修建捷地减河直接入海。流域内年径流深91 mm,多年平均径流量45.5亿 m3。

      总之,海河流域上游支流繁多,径流资源丰富,为242亿 m3,占我省地表径流资源三分之二以上。在根治前,上游支流多,下游出路少,多为地上河,汛期暴雨集中,一时宣泄不及,而泛滥成灾。非汛期,各河水量又很贫乏不能满足灌溉等方面的需要。

      (二)滦河水系

      滦河源出于丰宁县,上源为闪电河,向北回流入内蒙境内,经两度曲折,又折回我省,至乐亭县南入海,流域面积占全省总面积的20%,在外沟门子以上,流经坝上地区,地面杂草丛生,河床宽浅,水流迂缓沼泽地沿河分布。外沟门子至罗家屯间,河谷时宽时窄,山高坡陡,落差较大,水利资源丰富,多年平均径流量为9.5亿 m3,水质良好,适于灌溉。但因坡耕地多,崩塌较为严重。在山洪危害地区应抓好林、梯、坝各项措施,综合治理。汛期要有计划地引洪淤灌。由于地表组成物质多是朱罗纪沙性物质,裂隙发育,渗漏严重,一般不宜长途盘山开渠,应积极发展小型蓄水工程。区内河流比降较大,利用水泵扬水上山是解决耕地灌溉的一个方向。

      滦河中游区,属于燕山低山丘陵区,罗家屯以下,河谷展宽,河曲显著,易于改道。气候温暖湿润,是我省雨量最丰富的地区之一。径流较丰,年径流深皆在150 mm以上,总径流量达39.2亿 m3,占全省总径流量的24.6%。径流集中于夏季,6~8月径流量可占全年总量的60%~70%以上。汛期洪水峰高量大,若无水库控制,常常造成下游洪水灾害。区内植被度虽然较好,但由于暴雨急骤黄土性物质较多,部分地区水土流失仍较严重。河水矿化度为200 mg/L~400 mg/L,均适于灌溉。由于降水、径流资源较丰,土壤肥沃,若能灌溉,可以稳产高产。为了充分利用地表水源,必须在滦河干、支流分别兴建大中型控制性工程,调节径流,发展灌溉。

      滦河下游,滦县铁路桥以下,河槽无山地约束,河床左右摇摆不定,常常毁坏良田,多年平均径流量为11.1亿 m3。

      目前,滦河流域多年平均径流量为59.8亿 m3,占全省总水量的四分之一,是发展灌溉的有利条件,并为农业增产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内陆河水系

      位于张家口坝上高原,面积达11 656 km2,均为内陆季节性河流,一般流程短、河床宽、河槽浅,由南向北注入内陆湖泊,较大的内陆河有安固里河、大青河、五台河。多流入安固里淖和察汗淖等内陆湖泊。

      (四)辽河水系

      位于省境东北部,面积达4 413 km2。河流分别发源于承德北部的坝上高原和燕山北麓,主要有阴河、乌拉岱河、老哈河等。水浅流急,下游均流入辽宁省汇入辽河。

 

      三、  气候

      河北省地处中纬度欧亚大陆东岸,位于我国东部沿海,冀北高原和临近北部山区属于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以南均属暖温带半湿润和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本省大部分地区四季分明,寒暑悬殊,雨量集中,干湿期明显,具有冬季寒冷干旱,雨雪稀少;春季冷暖多变,干旱多风;夏季炎热潮湿,雨量集中;秋季风和日丽,凉爽少雨的特点。省内总体气候条件较好,温度适宜,日照充沛,热量丰富,雨热同季,适合多种林果种植。

      (一) 光照

      本省光能资源丰富,全省年总辐射量为4 854~5 981兆焦每平方米,其分布趋势北高南低、东西高中间低。长城以北及西部山区年总辐射大于5 200兆焦每平方米,其中冀西北及冀北高原(坝上)为5 600~5 981兆焦每平方米,属全省总辐射最多地区,康保年总量达5 981.2兆焦每平方米,为全省之最;平原地区年总辐射一般为5 000~5 400兆焦每平方米;中间地带仅有5 000兆焦每平方米,其中新城、容城一带不足4 900兆焦每平方米,为全省最低值区;平原东部南皮、沧州、泊头一带大于5 300兆焦每平方米,系平原地区的高值区;沿海地区除乐亭少于5 000兆焦每平方米外,其余在5 100~5 300兆焦每平方米。

      本省年均日照时数在2 400 h~3 077 h之间,全省范围均属日照条件较好地区。冀北山区及北部山区和渤海沿岸,是稳定的多日照区,年日照时数为2 800 h~3 070 h;燕山南麓和太行山中北部地区次之,年日照时数为2 700 h~2 900 h;山麓平原、低平原及太行山南部最少,为2 400 h ~2700 h。日照时数季节分配:春季最多,夏季最少,冬季略多于秋季,对林果生长有利。

      (二)气温

      本省年平均气温-0.3 ℃~14 ℃,无霜期80 d~205 d,由北向南逐渐升高,大体纬度增加1o,年平均气温降低0.5 ℃。

      南北年平均气温相差甚为悬殊。冀北高原年平均气温低于4 ℃,以御道口最低,为-0.3 ℃;中南部地区年平均气温上升至12 ℃以上,以峰峰为最高,达14 ℃。全省年极端最高气温多出现在6月,长城以南都在40 ℃以上,保定曾出现过43.3 ℃(1955年7月23、24日)的高温;南部平原气温超过35 ℃的酷热日达18 d~25 d;中部平原及南太行山区为10 d~18 d;唐山地区沿海及北部山区只有1 d ~4 d;冀北高原不见酷热天气。年极端最低气温主要在冀北高原,达-30 ℃以下,御道口曾出现过-42.9 ℃(1957年1月12日)的低温。

      坝上及坝缘山地系我省气温最低地区,年平均气温-0.3 ℃~4 ℃,≥0 ℃积温2 100 ℃~2 800 ℃,无霜期80 d~110 d,≥10 ℃积温1 600 ℃~2 200 ℃,最热月平均气温不足20 ℃,平均年极端最低气温低于-28 ℃。由于热量条件限制,本区林木生长也慢。

      长城以北的山地和盆地年平均气温4 ℃~10 ℃,≥0 ℃积温2 800 ℃~4 200 ℃,无霜期110 d~170 d,≥0 ℃积温2 200 ℃~3 700 ℃,最热月平均气温20 ℃~25 ℃,平均年最低气温-28 ℃~-21 ℃。北部接近坝缘山地的地区热量条件差,≥0 ℃积温2 800 ℃~3 000 ℃。靠近长城一带及桑、洋盆地区热量条件较好,≥0 ℃积温在3 900℃以上,是苹果、梨、山楂等林果树木的适种地区。

      长城以南的冀中、冀东平原及部分燕山、太行山的丘陵地带,是我省热量较好的地区,平均年极端最低气温-21 ℃~-18 ℃,年平均气温10 ℃~12 ℃,≥0 ℃积温4 200 ℃~4 800 ℃;无霜期170 d~190 d,≥10 ℃积温3 700 ℃~4 300 ℃,最热月平均气温25 ℃~26.5 ℃,对板栗、核桃、苹果、梨等果树的生长很适宜。

      保定、沧州以南平原及太行山南部低山丘陵区系我省热量最好地区,年平均气温12~14℃,≥0积温4 800~5 200无霜期190 d~205 d,10 积温4 300~4 650最热月平均气温26.5~27.5平均年最低气温-17~-12本区热量丰富,特别是冀南平原,积温多,无霜期长,越冬条件好,适宜多种林果树种生长。

      (三)降水

      本省年平均降水量为350 mm~815 mm。年降水量时空分布极不均匀,总的趋势是东南部多于西北部,年内降水量夏季最多,冬季最少,秋季多于春季。

      全省有两个少雨区:一是张家口地区西北部,由于山脉阻隔,降水量不足400 mm;二是新乐、藁城、宁晋为泰沂山地的雨影区,降水量近500 mm。

      全省的两个多雨中心:一为燕山南麓,年降水量达700 mm~815 mm;二为紫荆关、涞水一带,年降水量在600 mm以上。

      全省年内降水时段分配极不均匀,降水变率大,强度也大,以夏季降水量最多,占全省年降水总量的65%~75%,一些地区夏季降水往往集中于几次暴雨;冬季降水量最少,仅占全年的2%左右;秋季稍多于春季,分别占15%和10%左右。

      河北省是全国降水变率最大的地区之一,多雨年和少雨年降水量有时相差15~20倍之多,一般也有4~5倍,致使境内经常出现旱涝灾害。

      根据各地干燥度(降水量与最大可能蒸发量之比)大小及降水量多少,全省可分为干湿类型区。即较湿润区(年干燥度<1.3,年降水量>650 mm),半湿润区(干燥度1.3~1.5,降水量550 mm~650 mm),半干旱区(干燥度1.5~2.0,降水量450 mm~550 mm),较干旱区(干燥度>2.0,降水量<450 mm)。 从承德至涞源为一条分界线,西北部为半干旱区和较干旱区,东南部除新乐、衡水、宁晋一带为半干旱地区外,其余均为半湿润和较湿润地区。

      (四)风

      本省风力资源丰富,冀北高原及渤海海岸年平均风速4 m/s~5 m/s,为风速最大区域;其它地区年平均风速2 m/s~4 m/s;季节风力分布以春季最大,冬季次之,秋季最小 。

      对农林生产起危害作用的主要是大风和干热风。坝上地区、洋河、桑干河谷和涞源等6级以上大风,平均每年60 d~120 d,8级以上大风50 d~70 d;坝缘山地、沿海地区6级以上大风平均每年30 d~60 d,8级以上大风20 d~50 d。春季正是果树花期和幼果期,对林果业生产危害都很大。

      (五)气象灾害

      河北省自古以来气象灾害频繁,主要有旱、涝、大风、冰雹、暴雨、连阴雨、高温、干热风、霜冻、低温冻害及沿海地区的风暴潮,以上气象灾害每年均在不同范围、不同程度出现,其中以旱涝为甚。旱灾以春旱最多,有“十年九旱”之说,且范围广、影响大、灾情重,局地旱情严重时人畜饮水亦困难。涝灾多发生在某一区域,但大范围水涝亦不乏其例,如1963年的洪涝,使河北平原一片汪洋。其它如冰雹、大风等气象灾害,史料及近代亦多有记载。气象灾害每年给河北带来巨大经济损失,90年代后平均每年达上百亿元,1996年的洪涝灾害更使全省损失惨重,直接经济损失达456.3亿元。

 

 

        土壤

      河北省处于暖温带北部和温带交错区,地势高差大,地形复杂,植物种类繁多,形成了多种多样的土壤类型。而且土壤的水平、垂直和区域性分布规律比较明显。

      (一)土壤分布概况

      1、土壤的水平分布

      河北省土壤水平分布从北向南有四个分布地带。

      (1)冷温森林、森林草原灰色森林土、黑土带

      分布于承德地区丰宁、围场坝上和部分接坝处。气候寒冷,年雨量440 mm左右,土壤结冻期在半年以上,表土有机质含量超过3%,淋溶作用强。土壤偏酸,通体无石灰反应,灰色森林土底土的结构面上或碎石面上可见硅粉。此土壤带是河北省重要的林、牧区。

      (2)冷温干草原栗钙土带

      分布于张家口坝上高原、坝下低山丘陵和盆地。本区气候干冷,大陆性较明显,属于干草原景观,发育着栗钙土,淋溶作用较弱,钙积明显。以牧业为主,农业生产受干旱多风威胁。

      (3)凉温、暖温落叶阔叶林、灌丛草原棕壤、褐土带

      分布于燕山、太行山山地、丘陵和山麓平原。呈东北西南走向。棕壤气候湿润.表层土壤有机质含量较高,肥力状况好,但其分布地形容易导致水土流失,棕壤区是河北省主要林果区。褐土土层较厚,质地适中,适种性广,是河北主要粮食作物、经济作物和果树种植区。

      (4)暖温耕种草甸型土壤一潮土区

      分布于河北冲积平原,地下水位较高,部分土壤地下水参与成土过程,具有形成草甸植被条件,但由于人为影响,自然草甸难以形成,因此发育成潮土。潮土属于非地带性土壤,但在河北省集中分布于东南部,面积较大,构成“潮土区”。本区地势平坦、土层深厚,为河北省重要粮棉油产区,生产上存在旱、涝、碱、薄等限制因素。

      2、土壤的垂直分布

      河北省山地土壤的垂直分布规律明显。垂直带谱的基带是褐土带和栗钙土带,面积大,带谱清晰。褐土、棕壤是建谱土壤,燕山、太行山的垂直带谱基本相同,但分布高度存在差异。例如小五台山西台(2 670 m)阴坡垂直带谱为山地栗钙土(900 m~1 100 m)"山地淋溶褐土(1 100 m~1 500 m)"山地棕壤(1 500 m~2 500 m)"山地草甸土(2 500 m以上)。雾灵山(2 116 m)阴坡土壤垂直带谱为山地褐土(600 m以下)"山地淋溶褐土(600 m~800 m)"山地棕壤(900 m~1 700 m)"山地草甸土(1 700 m以上)。南坨山(2 281 m)土壤垂直带谱为山地石灰性褐土(300 m以下)"山地褐土(300 m~800 m)"山地淋溶褐土(800 m~1 000 m)"山地棕壤(1 000 m~2 100 m)"山地草甸土(2 100 m以上)(李承绪,1990)。

      3、土壤的区域性分布

      由于区域地形地貌、母质类型以及人为活动的综合影响,河北省土壤区域分布特点明显。

      (1)大中地貌变化形成的土壤类型组合

      从太行山东麓至渤海之滨,地势逐渐降低,依次出现淋溶褐土、褐土性土、典型褐土、潮褐土、潮土、盐化潮土、滨海盐土等。

      (2)中小地貌变化构成的土壤类型组合

      在坝上高原、冲积扇部位、冲积平原区,不同类型组合呈现有规律分布。如坝上栗钙土区从湖淖中心到坡梁地依次有下湿滩、二阴滩、坡梁地的地貌差异,土壤也随之呈现“草甸盐土"草甸土"盐化栗钙土"草甸栗钙土"栗钙土”的分布特点。

      (二)主要土壤类型

      河北省主要土壤类型有棕壤、褐土、栗钙土、潮土、盐渍土、灰色森林土、风沙土和亚高山草甸土、及零星分布的水稻土、沼泽土和黑土等。

      1、棕壤

      棕壤又名棕色森林土,是河北省最主要的山地土壤,总面积2 308 507.5 hm2,占全省土壤面积的14.02%。主要分布于海拔600 m以上(燕山)和1 000 m以上(太行山)的中山低山和冀东滨海低山丘陵。在垂直带谱中,其上与山地草甸土相接,其下与淋溶褐土相连。

      (1)环境条件

      河北省棕壤属于暖温带落叶阔叶林或针阔混交林下形成的森林土壤,气候温湿,年均温7 ℃~11 ℃,年降水量670 mm~790 mm,≥10ºC积温3 000 ℃~4 000 ℃,无霜期140 d~180 d,干燥度<1.4。原生植被为中温生落叶阔叶林,现多生长天然次生林或人工抚育的油松林。主要乔木为栎属和松属,常见乔木树种有辽东栎、蒙古栎、落叶松、油松、云杉、桦、椴等。灌木树种有六道木、山皂荚、照山白、映山红、平榛、胡枝子、北京丁香等。常见草本植被有华北风毛菊、唐松草、白头翁、鸦葱、射干、藜芦、中华卷柏等。冀东滨海丘陵棕壤分布有荆条。

      棕壤一般多发育在酸性岩类、硅质碳酸盐类,部分沙、砾、泥质岩类的残坡积、洪冲积物上。

      (2)基本性状

      棕壤形成经历强度腐殖质化和淀积粘化过程。区内夏季多雨,冬季寒冷,植被茂密,光照不足,有机质分解缓慢,形成较厚的枯枝落叶层和腐殖质土层。由于土壤水分多,淋溶作用强,黏化和脱钙淋溶过程较为明显。主要特征为:植被保存完整的剖面,具有“Aoo-Ao-A-B-C”土体构型;地表枯枝落叶层1 cm~3 cm厚,其下为厚度不一的腐殖质土层,色暗潮湿,腐殖质含量多>5%。HA/FA为0.7~0.9;淋溶层以下(20 cm~60 cm或更深)有棕色或褐色黏化淀积层,呈核状结构。黏土矿物以伊利石、蒙脱石为主,其次有绿泥石;全剖面呈微酸至中性反应,pH值6.0~7.0,通体无石灰反应,盐基饱和度40%~70%;土壤有机质含量以及碱解氮、速效钾含量较为丰富,速效磷缺乏。

      (3)棕壤亚类

      河北省棕壤包括棕壤、潮棕壤、棕壤性土三个亚类。

      棕壤

      分布于太行山、燕山的中山、低山和冀东低山丘陵。海拔从700 m~1 000 m直至2 300 m~2 500 m森林线终止,但冀东滨海可低至300 m左右。阳坡比阴坡分布较高;酸性~中性岩类母质上比碳酸盐岩类母质发育的棕壤分布靠下。此亚类具有棕壤的典型特征。

      ②潮棕壤

      分布于冀东秦皇岛滨海丘陵区,母质为洪冲积物,地下水埋深1.5 m~2.5 m,围场县山地沟谷高阶地有零星分布。潮棕壤具有粘化、潜育化特征,微酸性反应,下部具有铁锈斑纹。

      ③棕壤性土

      分布于山地丘陵区阳坡,剖面发育弱,表现“A-(B)-C”型。土薄石砾多,肥力低下。

      2、褐土

      褐土又名褐色森林土,是河北省分布最广的地带性土壤。主要分布于燕山、太行山低山丘陵和山麓平原。在山区以淋溶褐土与棕壤相接;在平原以潮褐土与潮土相衔。面积5 080 395.4 hm2,占全省土壤面积的30.83%。

      (1)形成环境

      褐土是暖温带半湿润旱生森林和森林草原下发育的土壤。河北褐土分布区的气候暖湿,湿热同期,干湿季节明显且旱季较长。年均温10 ℃~13 ℃,年降水量500 mm~700 mm,干燥度1.5左右。

      褐土区植被具有半旱生森林灌丛草原特点。天然植被以落叶阔叶林为主,并伴生草灌。由于人类的开发利用,天然植被已遭破坏。目前仅为次生疏林,主要乔木树种有杨、榆、椿、油松、侧柏等;灌丛则由酸枣、荆条、黄栌、胡枝子等组成。

      褐土母质以黄土状物质为主,其次为花岗岩、石灰岩、砂岩、花岗片麻岩等残坡积、洪冲积物。

      (2)基本性状

      褐土的主要成土过程是弱度腐殖质化,残积粘化和碳酸盐淋淀。其剖面主要性状为:植被较好的剖面,具有“Ao-A-B-C”土体构型;土色以棕褐~褐色为主,腐殖质层有机质1.5%~4%;粘化层多在25 cm~30 cm以下,紧实,呈核状结构,粘粒含量比相邻土层多5%以上,粘土矿物以伊利石为主,其次是蒙脱石、高岭石;土体一定深度可见假菌丝体或砂姜状钙淀积物;褐土呈中性至微碱性,盐基饱和度高,代换性盐基钙、镁离子多,剖面的一定深度具有石灰反应。土壤质地以壤质为主,粘化层可达重壤。

      (3)褐土亚类

      河北省褐土分为褐土、淋溶褐土、石灰性褐土、潮褐土、褐土性土5个亚类。

      ①褐土

      分布于山麓平原和部分低山丘陵,表层呈弱石灰反应,B层及以下有假菌丝体,全剖面CaC03含量为1%~3%,钙积层>5%,粘化层<3%。

      ②淋溶褐土

      主要分布于山地棕壤界线以下、冀东低山丘陵及滦河冲积扇上部。年降雨量650 mm以上,淋溶作用比褐土稍强,因土体内石灰淋洗,仅母质层具有石灰反应,母质层以上碳酸钙含量<0.25%,pH值6.7~7.0。剖面中铁、铝、锰等元素向下迁移, 具有“Ao-A-Bt-C”土体构型。

        ③石灰性褐土

      多分布于太行山丘陵岗坡及山麓平原。其母质为黄土或富含CaC03的岩类,具有“Ao-A-Bca-C”土体构型。土壤中钙质多以假菌丝体状或砂姜状淀积,CaC03含量为5%~12%不等。土色以棕褐为主,表层土壤有机质为1%左右。通体具有石灰反应,pH值7.5~8.3。

        ④潮褐土

主要分布于山麓平原、洪积扇末端低平部位。地下水埋深3 m左右,土体上部具褐土特征,土色棕褐,有粘粒聚积,可见假菌丝体;下部具潮土特征,有铁锰结核,锈纹和锈斑。

 ⑤褐土性土

多分布于植被稀疏、坡度较大、水土流失较重的低山丘陵。成土过程因不断被侵蚀而中断,剖面发育差,层次不明显,有机质累积少,多石砾,一般无粘化层和淀积层,肥力低下。

      3、栗钙土

      栗钙土主要分布于河北坝上高原,处于内蒙古高原的东南缘,海拔1 300 m~1 700 m。包括张北、康保、沽源及尚义、丰宁、围场的北部地区,总面积1 277 351.3 hm2,占全省土壤面积的7.75%。

      (1)环境条件

      栗钙土是温带半干旱大陆性气候和干草原植被条件下进行钙积过程而形成的地带性土壤。区内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明显,夏季短促,冬季漫长,干旱多风。年均温为0.6 ℃~3.4 ℃,年雨量350 mm~400 mm,无霜期70 d~110 d,年干燥度1.9~2.2。自然植被为旱生禾本科草类。其中以丛生的克氏针茅、大针茅、碱草、赖草、扁穗冰萆等禾本科牧草和冷蒿占优势,小叶锦鸡儿等灌木散生其间。草层高5 cm~30 cm,盖度20%~50%。成土母质主要为玄武岩、花岗岩、片麻岩等残积物和风积黄土,其次为砂砾质洪积物。

      (2)基本性状

      栗钙土形成经历强度钙化和弱度腐殖质化过程。由于区内寒冷干燥,物理风化为主,故土质较粗;母岩风化后产生大量碳酸盐,形成紧密的钙积层;土体内好气性细菌活动旺盛,土壤中有机质充分分解而积累较少,其含量为1.5%~4.0%,由东南坝缘山地向中、北部坡状平原逐渐降低(王殿武,1995)。栗钙土具有“A1-Bca-C”土体构型,各层次间过渡不明显,A1层厚度为15 cm~30 cm,腐殖质较少而呈栗色,Bca层因含大量碳酸钙而呈灰白色,可见有碳酸盐新生体,核状结构;土壤pH值7.5~8.5,A层中性或弱碱性,向下逐渐呈碱性;粘土矿物以蒙脱石为主,其次是伊利石和蛭石;速效钾、氮丰富而磷缺乏。

      (3)栗钙土亚类

      河北省栗钙土分为粟钙土、暗粟钙土、草甸栗钙土、盐化栗钙土、碱化栗钙土、栗钙土性土六个亚类。

      ①栗钙土

      在坝上高原分布最广。成土母质多种多样,有机质含量低,钙积层明显,一般出现在30 cm~70 cm处,CaCO3含量为1.0%~21%之间,土壤pH值为8.0~8.5。

      ②暗粟钙土

      主要分布在坝头山地,是坝上优良的牧场。有机质含量较高,钙积层一般出现在50 cm~80 cm处,CaCO3含量较低,土壤pH值7.0~7.5。

      ③草甸栗钙土

      分布坝上地下水埋藏深度为2~3m的区域,与盐化栗钙土成复区分布。土壤水分状况较好,下部土层氧化-还原交替,产生铁锈斑纹;腐殖质层深厚,其含量为2%左右;钙积层出现部位较浅,CaCO3含量为5%~10%之间,土壤pH值7.5~8.0。

      ④盐化栗钙土

      分布于坝上湖淖周围。土壤盐分含量高。

      ⑤碱化栗钙土

      伴随盐化栗钙土分布,土壤pH值8.0~8.5,甚至大于8.5。

      ⑥栗钙土性土

      零散分布于坝上侵蚀较重的残丘,与栗钙土成复区分布。剖面发育不明显,腐殖质土层较薄,CaCO3淀积较少,下部土层呈强烈石灰反应,土壤pH值7.5~8.0。

      4、潮土

      潮土又称浅色草甸土,属于非地带性土壤,在河北省集中分布于太行山及燕山山麓洪积、冲积扇的前缘,东至滨海平原地区。总面积4 251 113.1 hm2,占全省土壤面积的25.81%。

      (1)形成环境

      潮土多直接发育在黄河、海河和滦河的河流冲积物上,受地下水活动影响明显,经过耕种熟化而成为半水成土壤。区内气候暖温,属于半干旱半湿润季风气候区,年均温12℃~15℃,年雨量500 mm~700 mm,年蒸发量1 800 mm~2 600 mm,易发生春旱秋涝。地下水埋深1 m~3 m,为耕种历史悠久的农业区。

      (2)基本性状

      潮土经过长期耕作熟化和潮化过程,地下水参与成土过程,潜育和潴育特征明显。形成了有别于自然土壤的耕作层、犁底层、心土层和底土层的土体构型。各层土壤特性如下:

      耕作层:深度为20 cm~25 cm(有的达40 cm),呈灰棕~棕色。植物残根和虫粪很多,疏松多孔,有机质0.6%~1%。在15 cm~30 cm处有厚薄不一的犁底层,片状结构,紧实,少孔隙。

      心土层:厚度20 cm~100 cm,色浅,稍紧,根孔及虫粪较多,有铁锈斑纹,有砂姜存在,显示石灰反应,核状结构,有机质含量在0.5%左右。

      底土层:厚度100 cm以下,黄棕色,孔隙细而少,有大量铁锈斑纹。

      底土层以下为母质层(冲积体),沉积层次明显。

      潮土主要理化性状为:有机质含量偏低;通常含CaCO3 8%左右。盐基饱和,pH值≥8.0。以轻壤质面积最大,土体内有沙粘相间。钾较丰富,全钾达2.0%~2.6%,速效钾120 mg/kg左右;速效磷缺乏,<10mg/kg;全氮及碱解氮亦低;除旱季外,潮土自然含水量为20%左右,田间持水量23%~26%。近年来由于地下水位显著下降,底土缓冲春旱的能力降低。

      (3)潮土亚类

      河北省潮土分为潮土、湿潮土、脱潮土、盐化潮土、碱化潮土5个亚类。其中潮土亚类分布最广,集中分布于冲积平原开阔地段,一些浅平洼地及山区沟谷亦有分布。湿潮土是潮土向沼泽土过渡的土壤类型,具有潮土的铁锈斑纹层,底土层有灰蓝色潜育特征。脱潮土发育在地势较高的冲积干原缓岗处,土体上部颜色较鲜艳,有假菌丝体出现,下部土色较灰暗,残存铁锈斑纹。盐化潮土和碱化潮土分布于地形低洼的近海平原,地下水位较浅,进入土壤的水矿化度较高,由于气候干旱,土中积累盐分和Na ,显示盐化和碱化。

      5、盐渍土

      盐渍土属于非地带性土壤,占河北省耕地面积的1/5,在京广铁路以东,与潮土成复区分布。按其所处地形和含盐种类可分为滨海盐渍土和内陆盐渍土。

      (1)滨海盐渍土

      河北省滨海盐土沿渤海湾呈带状分布,滦河口以东、秦皇岛、昌黎一段较窄,唐海、丰南、黄骅等地较宽。成土母质为现代海水浸渍冲积、沉积物。植被有耐盐和耐湿的草本植物。滨海盐土依成土过程强弱、距海远近以及地形,生草过程等因素,分为滨海盐土和滨海潮滩盐土两个亚类。

      滨海盐土分布在距海面较远,地形较高,海拔3 m~4 m的地带。受自然降雨淋洗,土壤盐分逐渐降低,平均含盐量1.0%~1.5%。地下水矿化度40 g/L~70 g/L。植被多为马绊草、海蔓荆、盐蒿等植物。由于生草时间较长,植物根系发达,土壤中积累较多有机质。土壤有机质含量1.6%左右,全氮0.085%,速效磷24 mg/kg,阳离子交换量17.5 cmol/kg,腐殖质组成HA/FA值0.5左右。

      滨海潮滩盐土位于海滩坡地,向海面倾斜,海拔2.5 m~2.8 m,由于海潮侵袭,给土壤带来大量盐分,土壤平均含盐量3%~5%,氯化物占90%左右,地下水矿化度高达100 g/L~150 g/L。滨海潮滩盐土含盐量高,成土年龄短,有机质含量较低。土体紧实,渗水速度0.05 mm/min左右,盐分不易冲洗,不利于林木生长。

      (2)内陆盐渍土

      内陆盐溃土主要分布于唐山沿海各县、沧州、衡水两市,以及白洋淀周边和坝上湖淖等地区。成土母质为河流沉积物。由于灌溉不当,使矿化度高的地下水上升,从而引起土壤次生盐渍化。内陆盐渍土的盐分组成及含量比较复杂,但具有如下共同特点:一是土壤剖面盐分随干湿季节变化明显。内陆盐渍土分布区属半干旱气候条件,春旱多风,3~6月平均蒸发量大于降水量6~10倍,每年除7、8月降水量集中外,其他季节都较干旱,故具有明显的季节性积盐和脱盐特征。二是土壤盐分上多下少。土壤盐分主要集中在表层,下层土壤含盐量较低,在0 cm~10 cm厚的表层土内含盐量有时可高达1%以上,而20 cm以下则可降至0.1%以下。三是盐分组成比较复杂。一般以硫酸盐为主,氯化物次之,但有的区域两种阴离子(氯根和硫酸根)大致相等,随着含盐量增高,其中氯根含量有增加的趋势。四是土壤肥力低。内陆盐渍土一般质地较轻,以砂壤和轻壤为主,加上土壤中含有盐分,耕作粗放,施肥较少,土壤瘠薄。五是盐分多呈斑状积累。由于内陆平原砂粘交替沉积,微地形起伏变化,地下水矿化度较低,所以内陆盐土一般呈斑状分布,只在大洼地边缘、河流两侧洼地上才有成片分布。

      盐渍土是河北省低产土壤之一,急待改良利用。盐渍土的改良应实行农业、林业和水利等工程措施相结合进行综合治理。植树造林是改良盐渍土的重要方法,投资少,效果好。

      6、灰色森林土

      灰色森林土是森林草原地区针阔混交林植被下发育而成的土类。主要分布于河北承德地区丰宁-围场海拔1 400 m~1 700 m的坝上高原,面积105 514.7 hm2,占全省土壤面积的0.64%。本区年均温≤1 ℃,≥10 ℃积温1 800 ℃~2 000 ℃,年降水量450 mm,无霜期80 d~90 d。植被以落叶松、云杉、桦树和杨树为主。林下草类有苔草、地榆、柴胡、黄芩和萎陵菜等。地形多为丘陵,母质以风积沙和火山岩风化物为主,如花岗岩和玄武岩的残坡积物等。

      灰色森林土有较厚的腐殖质积累。植被较好地段,Ao层约1 cm~3 cm,A层为2 cm~30 cm,厚的可达50 cm,腐殖质含量可达4%~6%。灰色森林土中CaC03淋溶作用而淋洗,发生层内无石灰反应。硅酸在弱酸介质中淋移,脱水形成无定形硅粉,淀积在下层结构体表面上,土壤pH值6.5左右。灰色森林土具有良好的林木立地条件,是河北省的用材林基地,五十年代后期建立的塞罕坝机械林场已成为落叶松为主的林区,林相表现良好。

      7、风沙土

      风沙土是干旱半干旱、半湿润地区风成沙性母质上发育的非地带性土壤。河北省风沙土主要分布于冲积平原的河流故道和现代河流两侧。其中较大的沙区有永定河下游沙区,冀西老磁河神道滩,沙河沙滩区,南沙河及漳河沿岸,沿海及滦河沿岸。此外,坝上高原和洋河、桑干河沿岸也有分布。面积182 846.87 hm2,占全省土壤面积的1.11%。

      由于受风吹扬、堆积,风沙土成土过程微弱,无明显的剖面层次发育。通体砂质,单粒、疏松。土壤养分含量低,保水肥能力差。流动半固定风沙土还存在风蚀、沙压、沙打等问题。但风沙土土层厚,通透性好,温差大,属于热性土,喜沙作物如甘薯、花生以及瓜类、林果生长适宜。

      此外,省内还有亚高山草甸土、及零星分布的水稻土、沼泽土和黑土等土壤类型。

 

林业草原大数据建设平台
京ICP备05067984号-37
基于E-file技术构建